賈躍亭與樂視
樂視生態的失敗和瓦解,表面來看是賈躍亭擴張過快、資金鏈斷裂危機所導致,深層次原因,則是其精心設計的一套商業模式難以維系,被迫撤退引發的連鎖反應。賈躍亭手中依然握有籌碼,過去一年,他已做好全身而退的準備。
上市體系、非上市體系、外部中小企業融資三方,共同織就了一張大網,在前期將樂視推上了神壇。
去年11月6日,距離花費巨資召開的舊金山BigBang發布會(LeEco正式全面落地美國發布會)僅僅17天之后,沒有任何征兆信號與內部知會,老賈發出了題為《樂視的海水與火焰:是被巨浪吞沒還是把海洋煮沸?》的全員郵件,親手引爆了樂視危機。
實事求是講,賈躍亭的那個“樂視生態”失敗了,而且敗得挺難看。
耗費巨資宣布LeEco落地美國的舊金山BigBang發布會,距離樂視危機爆發僅僅17天,一些媒體把這場發布會看成樂視“回光返照”。
其實,BigBang大會原本定在8月1日召開,而原計劃是在LeEco落地美國之后,樂視會召開基于樂視生態布局完成、樂視疾速擴張結束,即全員郵件中說的“生態戰略第一階段結束”背景之下的戰略回顧會議。但由于美國那邊業務推進出了些問題,BigBang大會不得不推遲到9月27日,后來又推遲到10月18日。
2016年8月12日,樂視在天津寶坻的一家酒店里召開了上半年戰略回顧會議,總監以上級別幾乎全部參加。這是樂視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管理干部會議,也是樂視生態布局完成之后的一次重定位大會、誓師大會。
這個有500人規模的大會,幾乎被所有媒體都忽略了。但是,這個樂視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管理層會議,實際上集中暴露出了已經擴張成為擁有1萬5000以上員工,業務遍及北半球的12歲的樂視的全部問題。
在這次封閉4天的戰略回顧會議上高管中似乎只有丁磊由于在盯FF91的下線而缺席,其他包括18個國家、不同膚色的高管悉數到場。阿木負責會議主持,老賈與阿木坐在實際上是場外的主席臺,樂視豪華的高管團隊在大屏幕與主席臺之間的兩排平行線排列開,外圍是其他員工。
賈躍亭開會的思路可稱得上是民主集中制。在這次大會上,每一個生態和重要業務支撐部門的負責人都會上臺發言,介紹部門業績以及未來規劃。在發言結束,任何人都可以向該高管提問。在會議剛開始,提問的主力往往是其他生態的高管,但賈躍亭及時糾正了這種趨勢,并把提問的機會更多讓給中層員工。
正因為氣氛民主,樂視生態的各種問題都充分暴露了出來。樂視生態所暴露的問題之多、之嚴重,出乎了預料。
舉一個例子
臺上的高管用PPT介紹的,當然都是半年來的漂亮數字。實際上,除了樂視體育之外,在2016年上半年的擴張期,除了利潤率之外的樂視各項業務指標確實都在增長,這些高管拿出的數字也的確是真實可信的。
各條業務線上已經若隱若現的危機,卻是被隱藏的。然而,有的問題可以文過飾非含糊而過,但有的戰略業務層面的摩擦卻已經無法回避。
暴露的最充分的,是張志偉負責的營銷體系和馮幸負責的樂視移動之間的深刻矛盾,并且在當場爆發了。
張志偉從京東加入樂視 ,開始并不是負責最初歸屬在樂視致新事業部的樂視商城,而是負責建設遍布全國的LePar體系。后來樂視致新副總裁彭鋼犯了大錯而被削權冷藏,張志偉權力晉升。這個事情發生在賈躍亭歸國前后,對整個樂視體系觸動很大。
張志偉與馮幸沖突的焦點在于:樂視的高端手機到底該不該在LePar賣?
顯然,馮幸是反對在服務水平還處于低端狀態的LePar銷售樂視高端手機的,他認為這會擾亂樂視手機的品牌體系。馮幸正在打造另一套線下渠道體系,并且已經有所落地,他也在現場做了介紹。但這種局面如果發展下去,一家公司的兩套線下渠道體系互相耗損的情況不可避免,而且,樂視商城與LePar渠道串貨導致的價格體系混亂問題,已經可見于報端。
但賈躍亭顯然是打算傾力投入LePar的,這是他投入巨資并寄予厚望的銷售渠道,一件樂視有而競爭對手還沒有的武器。實際上,在賈躍亭的規劃里面,LePar以后要賣樂視的所有產品,甚至電動汽車。
于是,關于樂視移動與樂視銷售體系之間的糾葛,成為一整天會議的全部內容。賈躍亭在現場,細心聽取各個部門高管與各部門中層的提問與建議,現場討論了業界各家手機廠商的渠道模式。但爭論了一整天也沒有爭出個結果。賈躍亭最后說,這個問題的討論先停止,回北京后會召開專門的總裁會進行再次討論。
這么重大的戰略問題,為何在這次大規模的戰略回顧會議上才遲遲浮出水面?高管之間的重大分歧,竟然以這種方式爆發?
由此,便可以引出外界最好奇的兩個問題:賈躍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?為何樂視內部管理如此混亂?
賈躍亭魅力與天分
在樂視危機爆發之后,賈躍亭已經可以聽進去一些別人的公關建議,而且此時樂視的公關體系本身也發生了巨大變化。這種變化的直接結果,就是賈躍亭被說服,選擇在2016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,在危機爆發后公開亮相,360度回應媒體。那一天,演講+專訪,賈躍亭說了很多很多。
賈躍亭的印象一開始是這個人有理想勇于創新,到逐漸發現其實老賈核心的技能是傳播,和在上市和非上市體系之間做賬。的印象一開始是這個人有理想勇于創新,到逐漸發現其實賈躍亭核心的技能是傳播,和在上市和非上市體系之間做賬。
所有和賈躍亭對過話的人,都會留下良好的印象。賈躍亭謙虛,誠肯,有理想,有感染力,有著這個浮躁時代所稀缺的某種企業家魅力。
除此之外,還必須要指出的是,賈躍亭的行業戰略眼光和極客愛好水平,也是出類拔萃的。
很多人知道一個故事,就是梁軍被賈躍亭從聯想“忽悠”來樂視,本來是做盒子。但過來之后賈躍亭才跟他說,樂視要做互聯網電視,要顛覆黑電產業。而在賈躍亭的指引下,梁軍果然功成名就。
其實,樂視內部很多人都知道,被賈躍亭挖來的魅族技術核心人物馬麟,其實也從賈躍亭那里獲得了非常多的啟發。在2014年赴美之前,賈躍亭長期躲在辦公室里面一個人研究手機,之后與馬麟分享心得。而賈躍亭對產品的那些奇思妙想,也同樣體現在了FF91之上。
在BigBang發布會之上,賈躍亭說:“我不懂汽車,所以我造出的車一定是最具創新性的。” FF91的創新性,已經得到了包括在汽車圈老人兒李想在內的人的確認。
在戰略上,賈躍亭也是頗具眼光。
首先,必須承認,賈躍亭發明的“生態化反”一詞就極具創新性與吸引力,并且被廣為引用。有很多互聯網圈里人認為,如果賈躍亭不造車,能夠把資本與精力集中于打造“平臺+內容+終端(硬件、軟件)+ 應用”閉環生態,是有可能成功的。
實際上,賈躍亭誰的大腿也不想抱,他想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生態,這個生態在樂視體育內容充沛、樂視影業成長迅速、樂視手機快速占領市場、樂視超級電視遙遙領先的2016年初,在投資者面前是很有說服力的。
賈躍亭的戰略布局的確很牛,否則暴風也不至于在樂視后面亦步亦趨跟隨模仿了三年半。
而樂視體育停擺之后,至今尚未出現可與其巔峰時期等量齊觀的體育內容平臺;為了銷售樂視終端產品而在2014年就開始落地的LePar,即在“互聯網下半場”布局線下渠道,要比競爭對手早做了兩年。雷軍在2016年末才開始反思自己做晚了,后來拋出了“從米粉到伙伴”的口號,而樂視早在兩年前就這么干了。
當然,除了上面這些,賈躍亭還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財技,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。
所以,不難理解,為何2015年賈躍亭回國并啟動生態戰略之后,會有那么多名聲響亮的高管加入樂視。而這些高管,在2016年8月12日的戰略回顧會上,第一次進行了全體(丁磊除外)亮相并熱烈碰撞。
樂視的真正挑戰在于證監會去年收緊了對上市公司資產并購的監管。而當其模式最后一環受阻,便迅速導致一系列危機的連鎖反應。
不是龐氏騙局,決定了樂視仍有被拯救的必要,以及,只要能挺過來,樂視的眾多公司,依舊擁有未來。這是“孫宏斌們”必須共同篤信的將來。
【聲明】資料來源于網絡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僅供個人參考試閱,我們尊重自知識產權,如有版權問題,敬請及時告知,本站會隨時刪除侵權文檔。
|